两种。
1、单叶—每个叶柄上只长有一个叶片。
2、复叶—每个叶柄上长有许多的小叶。
叶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状、大小、颜色和质感。叶子可以聚成一簇,也可以遍地散落。叶子的边缘可以是光滑的,也可以是锯齿状。
一片完整的树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:叶片是平展的,交叉生长,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。叶柄—支持这叶片,并把叶片和茎连接起来。托叶—保护幼叶。
扩展资料:
树叶的作用
1、保健用
日发现花椒、柿树叶有降血压作用 。
日本一家综合研究所通过动物实验发现,花椒、月桂树和柿树叶等物质有扩张血管的作用,但是迄今还未发现发挥这种作用的特定物质。
2、农业用
有些树木的叶子可用作农药。例如,银杏叶片含苯草酸、谷留醇,把它捣烂浸汁喷雾,可防治蚜虫、菜青虫、毒蛾、虫蝉等害虫;把银杏叶子晒干磨粉施入土中,可有效防治蛴螬、地老虎、金针虫等。
3、食用
树叶制作饮料前景也很好。酸枣叶加工制成的叶茶,具有利尿、促进胆酸合成及消炎作用。山楂树叶可制成山楂酮果汁饮料。此外,柿树叶、柳树叶、侧柏叶、竹叶都可代茶饮用。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树叶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托叶
叶片有三种基本类型它们分别是什么是什么是什么?叶片由表皮、叶肉和叶脉组成叶的主要部分。 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,分别称为上表皮、下表皮。表皮仅由一层细胞组成。 叶片的形态和机能随着植物的种类而有种种不同,但一般是从叶原基的上部发育而产生的扁平状结构,含有大量的叶绿体,能旺盛地进行光合作用。 表皮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,通常因上下两面的性质不同而形成背腹面,也有的叶片呈圆柱形,完全没有两面的区别。叶脉的走向(脉系)以及叶片的顶端(叶尖)、边缘(叶缘)、茎部(叶茎)等形态是区别植物种类的重要性状之一。 扩展资料 叶片作用 1、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。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,把二氧化碳和水
植物叶子形状
常见的叶形有针形、披针形、倒披针形、条形、剑形、圆形、矩圆形、椭圆形、卵形、倒卵形、匙形、扇形、镰形、心形、倒心形、肾形、提琴形、盾形、箭头形、戟形、菱形、三角形、鳞形等。

常见叶形解析:
针形:叶细长而先端尖如针状,如雪松。
披针形:叶窄长,最宽处在中部或中下部,向上渐尖,长约为宽的3~4倍,如桃树。
倒披针形:披针形的叶倒转,最宽处在中部或中部以上,向下渐狭。
条形:叶片扁平而狭长,长约为宽的5倍以上,两侧边缘近平行,又叫线形,如水杉。
刺形:叶扁平狭长,先端锐尖或渐尖,如杜松。
鳞形:叶片细小成鳞片状,如圆柏、侧柏。
锥形:叶较细短,自基部至顶端渐变细尖,又叫钻形叶。
三角形:基部宽呈平截状,向上渐尖,状如三角,如白桦。
心形:基部宽圆而微凹,先端渐尖,全形似心脏,如紫丁香。
肾形:横向较长,宽大于长,基部凹入,先端宽钝,形如肾。
扇形:顶端宽圆,向基部渐狭,形如折扇,如银杏。
菱形:呈近等边的斜方形。
匙形:先端宽而圆,向下渐狭,状如汤匙。
卵形:中部以下最宽,向上渐窄,长约为宽的1.5~2倍。
倒卵形:卵形的叶倒转,最宽处在中部以上,如海桐。
圆形:长宽近相等,状如圆盘。
长圆形:长方状椭圆形,但中部最宽,而向两端渐窄,长约为宽的1.5~2倍。
椭圆形: 长约为宽的3~4倍,中部最宽,而先端与基部均圆,如杨树
叶子的形状分类1、鳞形,
鳞形的叶子叶小如鳞片,紧贴小枝而生,称鳞形。主要的品种有柏科植物。
2、条形,
条形的叶子也称线形,叶片狭长,长为宽的5倍以上,且全长宽度近相等,两侧叶缘近平行。主要的品种有水杉、麦冬、冷杉等。
3、刺形,
刺形的叶子似条形 ,但先端渐窄并具刺手尖头。主要的品种有刺柏、铺地柏等。
4、锥形,
锥形的叶子叶片长而细,自基部至顶端渐变细瘦而顶端尖。主要的品种有柳杉。
5、披针形,
披针形的叶子长为宽的4~5倍,中部或中部以下最宽,两端渐狭,称披针形。主要的品种有垂柳、桃等。如果最宽处在中部以上称倒披针形。
6、长圆形,
长圆形的叶子长圆形亦称矩圆形 ,叶片长约为宽的3~4倍,两侧边缘略平行,主要的品种有构骨。
扩展资料:
叶子呈不同形状的原因:
1、设计一片叶片,植物必须考虑到三个重要的因素,即制造一片叶片需要的物质量、叶片的寿命和叶片吸收、转化阳光的效率。因为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理特点、生活在不同的环境,所以这三个因素也不尽相同,而这三个因素反映到具体的一片叶片上,就是每一种叶片都有其独特形状。
2、在叶片正常的生理活动中,叶脉既起到运输物质的管道作用,又起到支撑叶片的骨架作用,不同的叶脉结构在叶片上形成了不同的叶脉密度、叶脉间距离和叶脉回路,也就形成了不同形状的叶子。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叶形
植物叶的类型?叶形是指两个叶片的外形。不同的植物,叶形的变化很大,即使在同一种植物的不同植株上,或者同一植株的不同枝条上,叶形也不会绝对一样,多少还会有一些变化,但也不是说同一种植物的叶形是变化无穷的,叶的变化总还是在一定的范围内。
(1)针形叶片细长,顶端尖细如针,横切面呈半圆形,如黑松;横切面呈三角形,如雪松。
(2)披针形 叶片长约为宽4~5倍,中部以下最宽,向上渐狭,如垂柳;若中部以上最宽,向下渐狭,则为倒披针形,如杨梅。
(3)矩圆形 亦称长圆形。叶片长约为宽的3~4倍,两侧边缘略平行,如枸骨。
(4)椭圆形 叶片长约为宽的3~4倍,最宽处在叶片中部,两侧边缘呈弧形,两端均等圆,如桂花。
(5)卵形 叶片长约为宽的2倍或更少,最宽处在中部以下,向上渐狭,如女贞;如中部以上最宽,向下渐狭,则为倒卵形,如海桐。
(6)圆形 叶片长宽近相等,形如圆盘,如猕猴桃。
(7)条形 叶片长而狭,长为宽的5倍以上,两侧边缘近平行,如水杉。
(8)匙形 叶片狭长,上部宽而圆,向下渐狭似汤匙,如金盏菊。
(9)扇形叶片顶部甚宽而稍圆,向下渐狭,呈张开的折扇状,如银杏。
(10)镰形 叶片狭长而少弯曲,呈镰刀状,如南方红豆杉。
(11)肾形 叶片两端的一端外凸,另一端内凹,两侧圆钝,形同肾脏,如如意堇。
(12)心形 叶片长宽比如卵形,但基部宽而圆,且凹入,如紫荆;如顶部宽圆而凹入,则为倒心形,如酢浆草。
(13)提琴形 叶片似卵形或椭圆形,两侧明显内凹,如白英。
(14)菱形叶片近于等边斜方形,如乌桕。
(15)三角形 叶片基部宽阔平截,两侧向顶端汇集,呈任何一种三边近相等的形态,如扛板归。
(16)鳞形 专指叶片细小呈鳞片状的叶形,如侧柏。 以上是几种较常见的叶形,除此以外还有剑形、锲形、箭形等。
其实在各种植物中,叶形远远不止这些,也不完全长得像上述那么典型,例如叶即像卵形,又像披针形,因此只能称叶为卵状披针形;有时叶即像倒披针形,又像匙形,就称叶为匙状倒披针形。在观察叶形时,要注意有些植物具有异形叶的特点,就是在同一植株上,具有二种明显不一致的叶形。如薜荔,在不开花的枝上,叶片小而薄,心状卵形;在开花的枝上,叶大呈厚革质,卵状椭圆形,两者大小相差数倍,但这两种叶都可出现在同一植株上。水生植物菱亦如此,浮于水面的叶呈菱状三角形,沉在水中的叶则为羽毛状细裂,两者相差悬殊。异形叶的现象出现在同一种的不同植株上,就比较麻烦,如柘树的雄株与雌株叶形不一,时常会被人误认为两种植物。
植物的叶子有哪些形状常见的叶形有针形、披针形、倒披针形、条形、剑形、圆形、矩圆形、椭圆形、卵形、倒卵形、匙形、扇形、镰形、心形、倒心形、肾形、提琴形、盾形、箭头形、戟形、菱形、三角形、鳞形等。
常见叶形解析:
针形:叶细长而先端尖如针状,如雪松。
披针形:叶窄长,最宽处在中部或中下部,向上渐尖,长约为宽的3~4倍,如桃树。
倒披针形:披针形的叶倒转,最宽处在中部或中部以上,向下渐狭。
条形:叶片扁平而狭长,长约为宽的5倍以上,两侧边缘近平行,又叫线形,如水杉。
刺形:叶扁平狭长,先端锐尖或渐尖,如杜松。
鳞形:叶片细小成鳞片状,如圆柏、侧柏。
锥形:叶较细短,自基部至顶端渐变细尖,又叫钻形叶。
三角形:基部宽呈平截状,向上渐尖,状如三角,如白桦。
心形:基部宽圆而微凹,先端渐尖,全形似心脏,如紫丁香。
肾形:横向较长,宽大于长,基部凹入,先端宽钝,形如肾。
扇形:顶端宽圆,向基部渐狭,形如折扇,如银杏。
菱形:呈近等边的斜方形。
匙形:先端宽而圆,向下渐狭,状如汤匙。
卵形:中部以下最宽,向上渐窄,长约为宽的1.5~2倍。
倒卵形:卵形的叶倒转,最宽处在中部以上,如海桐。
圆形:长宽近相等,状如圆盘。
长圆形:长方状椭圆形,但中部最宽,而向两端渐窄,长约为宽的1.5~2倍。
椭圆形: 长约为宽的3~4倍,中部最宽,而先端与基部均圆,如杨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