菊芋又名“洋姜”,红果菊芋什么时候种植最好,属于多年宿根性草本植物,原产地于北美洲。菊芋可食用,可用于制取酒精原料,同时兼备美化环境的作用。菊芋还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,在许多地方都有大面积的种植。菊芋耐寒耐旱,生命力极强,养殖的时候只需要注意一下水分和肥料的问题,就可以种植出非常实用的菊芋了。接下来就给大家详细讲讲养殖菊芋的具体方法。
1.保持水土
2.合适的温度
3.充足的光照
4.适量施肥
菊芋对肥料的要求很低,一般的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都可以。菊芋在生长期需要施两次肥,第一次在幼苗期,施肥可促使菊芋多发新枝;第二次在现蕾期,可施硫酸钾。
5.及时除草
在菊芋生长初期,要对植株及时地除草,除草可促使菊芋汲取到更多的养分。在菊芋的出苗期,需要及时补苗,并将杂草铲除。在播种后的30-40天可对菊芋进行松土,深度在6厘米左右。结合除草和松土可使菊芋的茎块生长得更茁壮。
红果菊芋播种于春季进行。穴播或沟播。种植株行距为50厘米见方。植穴挖松土壤施基肥后播种,但基肥不宜过多。播种深度约10厘米。播后覆土平穴。洋姜播后30天左右出苗。洋姜一年播种,收获后有块茎残存土中,翌年可不再播种。
6.修剪
在养殖菊芋时,需要适时修剪。由于菊芋对日照的要求较高,如果植株的生长环境过于密集则会影响生长,杂乱的环境还会影响透光,需要定期将残叶进行修剪。在块茎膨大期需要对菊芋进行摘花摘蕾,摘蕾有利于菊芋茎块的生长。
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,在西北广大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菊芋,亩产量高,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数千元。菊芋,学名:Helianthustuberosus(L.1753),又名洋姜、鬼子姜,是一种多年宿根性草本植物,高1-3米,有块状的地下茎及纤。
7.防治病虫害
菊芋受到病虫害的情况并不多,主要病害有“锈病”。如发现植株上出现致病的孢子,可使用粉锈宁进行救治,在救治期间要注意及时排水和通风。
版权声明:本站文章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